in

人類圖:究竟什麼是”非自己”主題

an athlete rubber shoe sole
Photo by Mikhail Nilov on Pexels.com

人類圖:究竟什麼是”非自己”主題

 

「非自己」就像是一個混亂、制約的程式,掩蓋住真實的自己,使我們偏離了本質。尤其當一個人沒有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,更容易任由非自己形成困惑、扭曲、痛苦和掙紮,以至於做出錯誤的決定,讓人生感到挫敗、憤怒、苦澀或失望。

每一個能量中心,不論有顏色或空白,都有不同的非自己課題,以及其會產生的外顯行為糢式。終其一生,我們都可能受非自己所困,但如果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,便能慢慢去制約,活出真實的自我,不受非自己所困。

GLHK, 人類圖, 非自己主題


關於「去制約」

非自己可能從童年時就開始養成了,它可能來自於外在環境的制約,例如家庭、親友、學校、工作場所或其他人的能量場,隨著日月累積,帶給我們微妙又深刻的影嚮,在下意識裡成為習慣。特別是空白的能量中心,更容易受到有顏色的能量中心所吸引,然而吸收著他們的頻率,對我們本身空白開放的中心會造成壓力,引發頭腦不斷想著自己得不足,陷入無解的迴圈,甚至任由非自己來主導人生。

人類圖的美妙在於,我們可以開始看清自己的真實,以及會如何陷入非自己的機制。我們可以察覺到自己的習慣,看見制約的糢式是如何扭曲人生,就此開始了「去制約的過程。」


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

若我們把做決定的責任,從頭腦轉移到「內在權威與策略」,我們就能克服非自己的習慣。內在權威與策略非常可靠,因為它是來自我們本性的一部分,源自你自己的人類圖設計。從以前到現在,在空白中心與頭腦的運作下,我們無法活出正確的人生;但是現在有解決的方法,就是「回到自身的內在權威與策略」,回到自己的設計中,持續、穩定運作的部分,頭腦就不需要繼續做非自己的決定。

 

如果你對生命地圖感興趣,那你一定知道「非自己主題」這個詞,常常有人問筆者甚麼是非自己主題呢?在生命地圖中,Ra.Uru.Hu 根據四種人類類型劃分了四種非自己主題:
顯示者【發起者】的非自己主題:憤怒
生產者【執行者】的非自己主題:挫折
投射者【策劃者】的非自己主題:苦澀
反映者【評論者】的非自己主題:失望

那麼問題來了,這四種類型的非自己主題為甚麼要這麼定義呢?祖師爺根據的是甚麼?

其實,由於早期翻譯的問題,把非我翻譯成了非自己,非自己就是非我,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我,那麼我和非我有甚麼區別,其實,人類圖看似複雜,核心就一個原理,就是認識自我。孔子曰: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

甚麼是非自己主題?

關於非我,最重要的是,它不是壞的或無用的,也不是我們想要擺脫的東西。這只是世界自動化運作的一個方式。事實上,非自我是我們生物遺傳計劃的一部分。事實上,正是因為有了非我的無意識狀態,我們才形成了條件反射,這些條件反射使我們走路的時候無需考慮先邁左腳還是右腳,我們呼吸的時候,無需考慮用嘴還是用鼻子好,換句話說,世界應該按照非自我的規律運作,就像有些人被設計來喚醒真實的自我一樣。

條件反射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很多方便,問題是我們人類不了解自己。是事都陷入條件反射的狀態中,這樣就讓我們陷入的無意識的非我狀態,我們陷入了一個巨大而複雜的條件反射程序中。看到好多人變成了沒有自我的巨嬰狀態,他們感覺只要「餓了」,一哭就會有奶水進來;只要濕了,一哭就會變得幹燥。殊不知在成人的社會裡,這種把幻想當成現實的狀態,就是非我狀態,一定會受挫。

既然條件反射這麼有用,同時也是我們的障礙,那麼何時該運用條件反射機制,何時不用?如何分別呢?拉.烏盧.胡給了我們一個傻瓜式的公式,就是當顯示者感到「憤怒」、生產者感到「挫折」,投射者感到「苦澀」、反映者「失望」,當條件反射遇到了阻力,這就是非自己主題的由來,換句話說,也就是說我們正處於無意識的條件反射狀態。以此來提醒我們應該回到有意識的覺察狀態,即真我狀態。


非我主題的真正含義

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非自己主題——憤怒、挫折、苦澀、失望 這四個詞,都是關於情緒的,近來來發現很多人類圖老師主張,做自己,不做別人,率性而為,釋放情緒。其實是不了解Ra.Uru.Hu 真正用意,他的真正用意是讓我們通過非自己主題及時察覺到我們的情緒反應,當我們感到這些情緒的時候,就是我們的處事方式不對了,從而及時調整我們的心智糢式。


甚麼是真我

更有意思的是,一些對人類圖一知半解的人,主張人類從七個脈輪進化到了九個脈輪,而現代人進化出兩個脈輪之一,情緒中心是古人所不具備的,並且是四大動力中心之一,所以要好好的利用它、發揮它。可是這些人沒有仔細分析,Ra.Uru.Hu 給情緒型權威者開的藥方是,等待情緒澄明,而不是激情澎湃的跟著情緒跑。所謂的非自己,就是非我。真我不是受到外界刺激後的情緒反應,也不是本能,更不是頭腦。

當我們在人生中受到阻礙時候,Ra.Uru.Hu 給我們開出的人生策略,不管是顯示者的告知、還是生產者的回應、投射者的等待被邀請、反映者等待月循環周期,其背後的含義都不複雜,也沒有那麼玄妙,其實,目的就是讓我們等一等,在做出重要的決策前,不要處於無意識的非我應激反應狀態(佛陀稱為無明)在認知學中,有認知五階段:外界刺激→覺察→識別→選擇→反應。而人生策略中的「告知和等待」策略,是符合認知五階段原理的。《禮記》中有一段話,也說明了這個道理:「水深則流緩,人貴則語遲」。


開放意志力中心的非自己主題

當我看著眾人設計裡的所有開放能量中心,我可以清楚看到,沒有定義的意志力中心,確實給整體人類帶來了最深刻的難題。我想,開放意志力中心帶來的沖擊因人而異。

畢竟,開放的能量中心也是非常有吸引力、有魔力、很浪漫、很讓人著迷的,在這些特質之下,開放中心同時也是純粹的制約力量。這是每個開放中心的潛能,透過覺察,能夠成為給你帶來許多智慧的地方。

 

很顯然地,意志力中心沒有定義的人是要來了解哪些事物是需要證明的,哪些是無需證明的。他們會知道甚麼是有價值的,他們是要來理解價值的。然而,當你觀察整個世界裡無定義心中心的課題,它卻是最深刻緊抓著非我腦袋不放的部分,因為非我腦袋告訴開放的意志力中心的,就是他們從出生那一刻起便持續接收到的制約訊息:「你沒有價值」和「你不夠好」。

 

這些意志力中心沒有定義的人一直都在處理這樣的課題。「我真的是有足夠能力的人嗎?」「我是個好人嗎?」  他們也一直想要加以證明。然而,就是因為想要去證明,造成他們沉溺於非我之中。要證明你是有價值的,也意味著要去做那些你不想做的事情,為那些你不認同的人做這些你不想做的事情,只因為你的開放意志力中心帶給了你極大的壓力。

 

非我的壓力傳遞到腦袋,這股壓力說,我們必須答應這件事,否則他們就不會覺得我們是好人、不會覺得我們很和善、不會覺得我們是在乎的…等等任何可能會影嚮到自身價值感的思維。在這地球上,整個關於價值感的問題好像受到詛咒似的,帶來了很深沉的非我狀態,無止盡地在尋找著另一個版本的自己,以為一定能在某處找到這個更好的自己。對意志力中心沒定義的人,我通常一開始就會告訴他們:「你這一生沒有甚麼需要去證明的事情。」完全沒有。如果你的意志力中心沒有定義,這是你必須要了解的事情:你不需要去證明甚麼。

你需要的是活出自己,而不是落入這個能量中心帶來的陷阱內。這個世界已經陷入瘋狂似的想要證明自身的價值。好多人都在做著不是他們該做的事情,做著對他們不正確的事情。人類設計圖帶給你策略和權威,讓你知道如何在這世界上運作,而這一切都和你的腦袋在壓力下所做的反應無關。我認為,意志力中心沒有定義的人面臨著非常真實的挑戰,唯有透過理解機制,才能真正將自己從各種的痛苦中解放。 


做自己的力量
你不需要成為別人,你只需活出自己

人類圖是對這個世界巨大的貢獻,它不是預測未來,也不是給你貼上標簽限制你的可能,而是,你可以借助人類圖成就你的人生目的,實踐你的人生功課。人類圖提供了一個路徑去協助你成為自己、擴展自己,活出你本來的生命設計。這是我理解的人類圖,也是我分享人類圖的宗旨。幫助你認回自己,成為自己人生的責任者與創造者。通過認識你自己,遵循自己的最佳策略和內在權威而活的人生,根本不需要和別人競爭比較,你唯一的敵人就是你自己而已。沒有甚麼比誤解自己所耗損的成本更高的了。沒有任何一個人天生的設計比其他人差的,你天生就是好命,你有太多的資源可以利用,活出你自己的設計,就是你最大的天賦。

 

作為多種工具的使用者,筆者一向不是一個盲從的人,一直也以懷疑和自我實踐的方式,去核對和實驗這門科學(同時我也建議大家不要盲目相信,自己去驗證實踐)。記得一開始接觸人類圖的時候,因為我的出生時間不是很精準,但當筆者看到並了解自己的圖時,就知道這就是自己。與其說人類圖認出自己,不如說自己認出了人類圖。在過去的實踐路上,筆者越來越信任和認可人類圖蘊含的智慧。同時,它與自己過去十幾年所研究的領域和學派不謀而合,有效的整合到一起了。此後,人類圖作為常用的工具,滲透在所有心理咨詢和教學中。它不再是別人講出來的知識,而成為了一種內在的知曉,活出來的狀態。它所展示的宇宙觀,和其他體系學派、古老智慧所指向的是一致的,正逐漸引領人們看清楚世界的真相,活出做自己的力量。

 

查看你的人類圖

Written by guidelinehk

unrecognizable woman riding train and looking out window

人類圖:36條通道的簡約分析

GLHK, 星座, 愛情

性格不合卻總走在一起的星座配對